自七月起,约五十家主动权益基金已实施购买限制措施,此举措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行动,可能是基金公司为确保稳健运作而采取的细致策略,也可能是市场对股价持续高位运行的担忧的体现。对于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限购潮来袭
据不完全统计,到8月9日为止,自7月份开始,大约有50家主动型权益基金发布了限制购买的通知。在这些基金中,有不少在过去一年中表现出色,业绩增长显著,位于行业前列,例如中欧数字经济、中欧精选等。此外,还包括由高楠负责的永赢睿信基金、由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基金、以及由江峰负责的中信保诚多策略灵活配置基金等。这些实施限购的基金涉及了多样的主题和不同的管理团队。
限购原因一致
多数基金企业实施了购买限制政策,这一举措背后的动因大致相同,核心目的是确保基金运作的稳定性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该策略旨在防止资金在短期内大量涌入,以此防止投资者收益被稀释,同时也反映了基金企业在规模控制上的审慎立场。在当前市场状况下,此做法有利于增强基金运作的稳定性,并保障投资策略的顺利实施。
葛兰产品再限购
2023年8月9日,中欧基金对外公布消息,提及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基金产品已设定每日单账户购买金额的最高限制为10万元。自2021年1月起,葛兰负责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亦已实施每日单账户购买金额的最高限制为10万元的规定,且该规定至今保持不变。在发布今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时,葛兰对创新药物行业的未来走向保持乐观态度;此外,当前实行的限量购买措施旨在确保基金管理的稳定运行。
科技基金的动作
自本年度起,科技领域因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工程化创新而迅速崛起,这一趋势使得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权益基金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其热度显著攀升。邵洁管理的基金——中欧智能制造基金,自3月3日起对每账户每日的购买额度进行了10万元的限制。该现象表明,在众多备受关注的投资领域中,基金管理企业正依据市场动态和产品特性,实施了相应的购买限制措施。
限购额度严苛
在申购金额的设定上,多家基金企业实施了较为严格的每日申购额度限制。以中信保诚的多策略型产品为例,其设定的限购额度为1000元;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计划的每日申购额度上限被设定为5万元;而中欧医疗创新的限购额度更是进一步降低至10万元。这些具体数据反映出基金管理公司在规模控制方面的坚定决心以及谨慎的行事态度。
并非看淡市场
市场存在一种看法,即实施限购政策是出于对市场持续高位运行的忧虑。然而,众多基金公司指出,限购政策主要源于对基金运作的深入分析,旨在鼓励投资者在市场面临挑战时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而非显现出对市场的悲观态度。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的策略研究员金达莱提出,投资者应当采取平衡的投资策略。在同一时期,创金合信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持有不同观点,他坚信股市的走势将超越债市。
您对基金购买限制措施有何看法?此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抑或是对市场潜在风险的担忧?我们热切期待您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观点,对文章给予好评,并分享到您的社交平台。